多巴胺是什么 多巴胺的作用有哪些

    添加日期:2020年5月29日 閱讀:3178

    十幾年前,張國榮的死讓很多人對抑郁癥有了重新認識,后來喬任梁等人也結束了自己的年輕生命,這些都是抑郁癥在作祟。抑郁癥對人體的危害不得不重視,多巴胺能夠抑制抑郁癥,那么多巴胺是什么?多巴胺的作用有哪些?

    多巴胺是什么

    多巴胺是一種重要的神經遞質,在多種人類行為中起作用。注意力,情緒和愉悅只是多巴胺直接影響的少數變量。當多巴胺水平足夠時,通常要保持警惕,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情,有更高的成功動力,并具有整體的幸福感。相反,多巴胺缺乏會引起抑郁感,睡眠不足,易怒和注意力不集中。

    多巴胺的作用有哪些

    多巴胺是神經系統(tǒng)傳遞的神經遞質,也是傳導神經沖動的化學物質。它在體內對抗乙酰膽堿,即一種強而另一種弱。大腦中的多巴胺主要在中腦產生,多巴胺的產生減少或增加,這影響了人體的非自主運動。人體內的非自主運動由多巴胺和乙酰膽堿調節(jié)和平衡。人體內的多巴胺較少,乙酰膽堿功能相對較強。

    自然增加多巴胺的方法

    生活方式的小幅調整會對多巴胺的產生產生重大影響。如果始終如一地執(zhí)行這些行為,則是*簡單的**多巴胺促進劑。

    經常運動

    定期運動對健康的好處已得到充分證明,多巴胺的增加無疑是其中之一。根據一個研究在老鼠身上,據透露,多巴胺水平,通過引入運動恢復正常。與許多人所認為的相反,鍛煉不必進行廣泛而費力的運動來提高多巴胺。輕度運動(例如步行)可以有益于自然增加多巴胺。由于大腦中細胞和受體數量的增加,通過運動增加了多巴胺的產生。

    聽音樂

    好像立即聽正確的歌曲可以使某人的心情更好。多巴胺控制著大腦的愉悅中心,通過聆聽自己喜歡的音樂而產生的喜悅和幸福感可以提供愉悅感。

    經研究了冥想對多巴胺的影響,并取得了積極的成果。這項研究的重點是在進行瑜伽的同時放松身心并達到全神貫注狀態(tài)的能力,該研究的參與者表明,冥想時多巴胺的產生顯著增加。任何令人愉快,安靜和放松的活動都可以提供冥想的機會,以增強多巴胺。

    按摩和其他放松工具

    按摩可以*終緩解壓力,減輕體內壓力可提供增強多巴胺所需的環(huán)境。一項研究表明,按摩療法可有效提高多巴胺和5-羥色胺,同時降低皮質醇。專業(yè)按摩的舒緩觸感可營造幸福感和放松感,自然會激發(fā)人的情緒。

    足夠的睡眠

    每個人每晚所需的確切睡眠小時數始終會有所不同。一件事將適用于每個人,那就是缺乏優(yōu)質的睡眠會削弱人體使用多巴胺的能力。每晚充足的睡眠將確保體內有足夠的多巴胺受體。保持正常的睡眠周期將使身體比不規(guī)則的睡眠方式或根本睡眠不足的人更有效地利用多巴胺。

    【圖文來源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責任編輯:大花 wealthfootsteps.com 2020-5-29 9:21:26

    文章來源:

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1168醫(yī)藥招商網”的所有作品,均為廣州金孚互聯(lián)網科技有限公司-1168醫(yī)藥招商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1168醫(yī)藥招商網http://wealthfootsteps.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1168醫(yī)藥招商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

3.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聯(lián)系郵箱:1753418380@qq.com。

本文標簽: 多巴胺 多巴胺的作用
版權所有 1168醫(yī)藥保健品招商網-wealthfootsteps.com Copyright © 2008-2025 廣州金孚互聯(lián)網科技有限公司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證書編號 (粵)-經營性-2014-0016網站備案/許可證號:粵ICP備14090958號公網安備粵公網安備 44011102000390號
1168醫(yī)藥保健品招商網專業(yè)提供:醫(yī)藥等產品信息的網站招商平臺,打造中國成交率最高的網絡醫(yī)藥招商網站→返回頂部←
本網站只提供信息交流服務,不提供任何藥品銷售服務,不對交易過程擔負任何法律責任,請交易雙方謹慎交易,以確保雙方的合法權益 →返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