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中國研究稱歐美霧霾致命性約為中國城市27倍

    添加日期:2017年2月15日 閱讀:1806

    英國媒體稱,一項研究發(fā)現,歐洲和北美的霧霾致命性可能比中國城市平均空氣污染要高出26倍。

    據英國《獨立報》網站2月10日報道,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測試了中國272個城市里空氣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影響。該研究的規(guī)模為發(fā)展中國家同類研究之*。

    發(fā)表在《美國呼吸系統和重癥護理醫(yī)學雜志》上的一篇論文稱,研究人員發(fā)現,在這些城市中,人們的年均PM2.5接觸量是世界衛(wèi)生組織建議水平的5倍多。

    但他們也發(fā)現,與歐洲和北美的PM2.5相比,中國的PM2.5對死亡率的提升作用要小得多。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周脈耕領導的這個研究團隊提出,這是因為中國的空氣污染源于從干旱地區(qū)吹來的大量**塵土,而西方的污染主要來自工業(yè)。

    他們發(fā)現,如果不考慮事故造成的死亡,中國每立方米空氣里的污染物每增加10微克,死亡率就提高0.22%。

    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環(huán)境衛(wèi)生**弗蘭克·凱利教授告訴記者:“這些相對的風險明顯低于歐洲和美國!眲P利沒有參與此項研究,但研究了中國的空氣污染。

    凱利說:“就(歐洲的)早亡率來看,污染物每增加10微克,死亡率提高6%!

    報道稱,這表明,歐洲空氣污染的毒性約為中國的27倍。

    但是,凱利教授說,北京、上海和香港這樣的城市可能也有“西式”空氣污染!澳莾嚎諝庵**塵土的數量還不足以使煤炭、生物物質和化石燃料等因素相形見絀!

    他說:“在污染物主要不是來自當地電廠或嚴重交通擁堵的某些城市,(死亡率較低)可能是事實。”

    報道稱,**塵土顆?赡苁狗尾渴軗p,引發(fā)哮喘。燃燒化石燃料時產生的碳微?赡芤痤愃茊栴},但它們外表還包裹著重金屬、化學物質和易揮發(fā)的有機化合物。這些物質可能從肺部進入血液,據認為這會給身體造成進一步損害。

    **和平組織的反空氣污染行動人士阿麗芭·哈米德說:“有毒空氣給人們的健康造成嚴重損害,無論他們生活在哪里!

    哈米德說:“我們如今知道,柴油車排放的廢氣毒性比汽車公司宣稱的要大得多,而這是歐洲和北美空氣污染的一大原因。這些公司要對很多問題負責,但到目前為止它們都避免承擔任何真正的責任。”

    對中國城市的這項研究發(fā)現,PM2.5的平均接觸量為每立方米56微克,而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空氣質量安全標準為每立方米10微克。

    報道稱,75歲以上、教育程度較低或生活在較熱地區(qū)的人死亡風險更高。研究人員說,據認為,在較熱城市生活的人到戶外去或開窗的時間可能更長,因此會吸入更多的污染空氣。他們還猜測,教育程度較低的人享受醫(yī)療服務的機會較少,他們接觸的衛(wèi)生環(huán)境也較差。

    責任編輯:田月華 wealthfootsteps.com 2017-2-15 16:41:53

    文章來源:

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1168醫(yī)藥招商網”的所有作品,均為廣州金孚互聯網科技有限公司-1168醫(yī)藥招商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1168醫(yī)藥招商網http://wealthfootsteps.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1168醫(yī)藥招商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

3.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聯系郵箱:1753418380@qq.com。

本文標簽: 霧霾致命性
版權所有 1168醫(yī)藥保健品招商網-wealthfootsteps.com Copyright © 2008-2025 廣州金孚互聯網科技有限公司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證書編號 (粵)-經營性-2014-0016網站備案/許可證號:粵ICP備14090958號公網安備粵公網安備 44011102000390號
1168醫(yī)藥保健品招商網專業(yè)提供:醫(yī)藥等產品信息的網站招商平臺,打造中國成交率最高的網絡醫(yī)藥招商網站→返回頂部←
本網站只提供信息交流服務,不提供任何藥品銷售服務,不對交易過程擔負任何法律責任,請交易雙方謹慎交易,以確保雙方的合法權益 →返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