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價死?基藥倒在采購大門前

    添加日期:2018年8月13日 閱讀:1840

    近日,國家衛(wèi)健委一份關于征求《關于進一步完善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的意見》在業(yè)內迅速大熱,該意見從動態(tài)調整優(yōu)化目錄、切實保障生產供應、全面配備優(yōu)先使用、降低群眾藥費負擔、提高質量安全水平等方面,要求對基藥相關政策進行完善。

    作為能夠滿足基本醫(yī)療衛(wèi)生需要、劑型適宜、保證供應的基本藥物,從2009年的307至2012年的520,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但是,必須看到的是,在新形勢下,基本藥物在地方目錄修訂增補、藥品供應保障方面,卻處境尷尬,稍有不慎,就有面臨“脫軌”的風險。

    ▍降價死,基藥倒在采購大門前!

    近兩年來,我們屢屢看到許多地方,經常有中標的基藥甚至是基藥廉價藥因價格等因素出現藥企不供貨或不正常供貨的情況,唯低價是取仍然在許多地方的藥品采購領域大行其道。

    筆者始終認為,藥企既然參加了全省投標并接受*終的中標(議價)價格,就要做好了以此價格供應全省的準備。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基藥招標招出“降價死”,尤其是在招標方案對充分競爭的品種采取“唯低價是取”的策略,是否有人為扭曲藥品價格,導致資源配置顛倒的問題?答案不言自明。

    除此之外,就算基藥低價中標了,壓力會傳導到配送商業(yè),那么配送商業(yè)的日子又是否好過?

    在當前控制藥占比的背景下,部分地方有關方面向醫(yī)院撥款不及時,導致醫(yī)院沒錢付給商業(yè),商業(yè)無奈自行墊付導致資金鏈拉長,再加上本身配送的就是一些低價品種,利薄量低,越送越“墊不起”導致“送不起”,才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于是,企業(yè)利潤被壓縮,必然會抵制相關政策。

    不可否認,藥品集中采購,在過去的整體制度設計和運行中,一直在不斷探索、修正、完善、提升,但我們必須警惕,在藥品集采領域(包括基藥、非基藥),不能任由從“相信市場”轉向“相信控制”的想法蔓延,畢竟,基藥目錄制定的初衷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招”的,千辛萬苦的基藥,卻不幸倒在了*后一公里的采購大門前,是幸還是不幸?!

    ▍基藥目錄增補,“逐利”心態(tài)不可取

    各地基藥目錄的增補,一直是行業(yè)的熱點。2014年9月5日,《國家衛(wèi)生計生委關于進一步加強基層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藥品配備使用管理工作的意見》正式公布,指出,以省(區(qū)、市)為單位增補非目錄藥品是基本藥物制度實施初期的階段性措施。

    2012年版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基本適應基層用藥需求,不鼓勵進行新的增補。

    當時的形勢是,國家衛(wèi)計委有520基藥目錄,533種低價藥當時也已經新鮮出爐,520+533+省增補,再加上2014年國家衛(wèi)計委印發(fā)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基層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藥品配備使用管理工作的意見》后,各省陸續(xù)出臺相關政策,支持基層醫(yī)療機構采購非基藥,因此,單純從數量上來看,不鼓勵基藥目錄地方增補是正確的。

    但是,“不鼓勵進行新的增補”不代表就“禁止進行的新增補”,原則上只是表達了一種“不反對、不支持”的態(tài)度。于是,各地紛紛打“名稱”擦邊球,以“補充用藥”、“常用藥”、“基本用藥”的名義,進行事實上的增補。

    那么現階段,地方將來在國家基藥目錄出臺的基礎上,需不需要再開展基藥增補?筆者認為是不需要。

    醫(yī)改之初提出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時對“基本藥物”的概念的定義,即“基本藥物是適應基本醫(yī)療衛(wèi)生需求,劑型適宜,價格合理,能夠保障供應,公眾可公平獲得的藥品”。

    時過境遷,隨著基層用藥的放開,除了“價格合理”之外,“適應基本醫(yī)療衛(wèi)生需求,劑型適宜,能夠保障供應”這些條件都在逐步實現。

    另外,基藥的存在與否必須要有堅實的醫(yī)保資金所保障。而目前,醫(yī);I資水平并不樂觀,醫(yī)?刭M這兩年已經在各地落地執(zhí)行,尤其是新版國家醫(yī)保目錄清單清醒地告訴我們,醫(yī)保用藥品種看似放開,但限制卻悄然升級,對基藥目錄增補來說,如果缺乏應有的資金來源,能支撐多久還是一個未知數。

    同時,從國家衛(wèi)健委新近出臺的這份關于征求《關于進一步完善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的意見》不難看出,新一版國家基藥對藥物的可及性、安全性、有效性的權衡比較超過以往,循證醫(yī)學、藥物經濟學將成為新版基本藥物制定的重要依據,品種遴選的科學性將得到進一步提高。

    因此,在國家基藥能夠基本實現保障的前提下,地方再帶有“逐利”心態(tài)一味進行基藥增補擴容就是非理性的。而地方增補基藥目錄已屢次被認為是行政干預過多的聲音一直不絕于耳,這也是必須要考慮的因素之一。

    總之,在現階段基層用藥大放開的背景下,地方基藥目錄增補已經成為一個偽命題。

    每一次增補,不但耗費了大量的人力財力,消耗了太多的行政和社會資源,而且一輪又一輪周期基藥目錄的增補,變成了“看得見的手”不斷伸長,并形成了市場分割的壁壘,破壞了藥品正常供應保障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幵鲅a的地方保護,并不利于市場公平競爭。

    后記

    總之,國家推行基藥管理辦法的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這項制度配套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國家基本目錄在出臺時,應當考慮對于地方財政的影響,該政策和地方及醫(yī)療機構是否能夠做到目標、利益、舉措無縫隙融合。

    必須要考慮到上上下下各方面的利益調整,只有做好頂層設計與實際操作的緊密結合,基本藥物,才能真正實現“使醫(yī)療機構愿意配,醫(yī)務人員愿意開,就診人員愿意用,真正成為看病優(yōu)選藥物”的基本思路,基藥制度,才能真正得到持續(xù)、健康的推廣。

    責任編輯:大花 wealthfootsteps.com 2018-8-13 14:44:18

    文章來源: 賽柏藍

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1168醫(yī)藥招商網”的所有作品,均為廣州金孚互聯網科技有限公司-1168醫(yī)藥招商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1168醫(yī)藥招商網http://wealthfootsteps.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1168醫(yī)藥招商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

3.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聯系郵箱:1753418380@qq.com。

本文標簽: 基藥降價了 藥品集中采購 基藥目錄
版權所有 1168醫(yī)藥保健品招商網-wealthfootsteps.com Copyright © 2008-2025 廣州金孚互聯網科技有限公司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證書編號 (粵)-經營性-2014-0016網站備案/許可證號:粵ICP備14090958號公網安備粵公網安備 44011102000390號
1168醫(yī)藥保健品招商網專業(yè)提供:醫(yī)藥等產品信息的網站招商平臺,打造中國成交率最高的網絡醫(yī)藥招商網站→返回頂部←
本網站只提供信息交流服務,不提供任何藥品銷售服務,不對交易過程擔負任何法律責任,請交易雙方謹慎交易,以確保雙方的合法權益 →返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