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日期:2016年7月4日 閱讀:3666
眼睛是人體很重要的一部分,擁有明亮的眼睛可以讓你看到你想看到的美麗的東西,而現(xiàn)在我們身邊近視的越來越多,許多人的視力越來越差勁,因此,我們要保護好自己的眼睛,免受近視的折磨,那么我們的得了近視該如何治療呢?主要有一下四個方面。
近視眼的主要治療方法:
1、全身治療
高度近視者可試用組織療法,如肌注胎盤組織液,眼明注射液等。
2、手術
(1)角膜屈光手術,如準分子激光角膜切除術、準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鑲術、角膜基質環(huán)植入術等。
(2)眼內屈光手術,如晶狀體摘除及人工晶狀體植入術、有晶狀體眼人工晶狀體植人術等。
(3)鞏膜屈光手術:后鞏膜加固術適應于高度近視的發(fā)病初期,期望鞏膜加固阻止近視眼的發(fā)展。
(4)準分子激光手術:
1)適應證:年齡滿18周歲以上。近2年屈光度穩(wěn)定,其發(fā)展速度每年不大于0.50D。矯正屈光度的范圍:近視≤-15.00D,散光≤6.00D。雙眼屈光度不等的屈光參差者。配戴角膜接觸鏡者:軟鏡應停戴1周以上,硬鏡應停戴3周以上。角膜厚度大于450μm。眼部檢查無活動性眼病者;颊弑救擞姓R的需求。
2)禁忌證:有眼部活動性炎性病變者;患有圓錐角膜、青光眼、兔眼、眼干燥癥、角膜內皮變性等眼科疾病者;曾經發(fā)生過服底出血、視網膜脫離者;矯正視力極差的重度弱視者;高度近視且瞳孔過大者;常夜間行車的駕駛員;具有瘢痕體質、糖尿病、結締組織病等影響角膜傷口愈合的疾病患者;有精神疾病且正在服藥者。
3、戴鏡矯正
為目前治療真性近視*常用和*好的方法,有鏡片矯正和角膜接觸鏡兩種。
(1)配戴框架眼鏡:是矯正近視*傳統(tǒng)、*安全的方法,即在眼前放置一片適度的凹透鏡片,使平行光線在進入眼前先分散,經驗的屈光系統(tǒng)后恰好聚焦于視網膜上。
在配鏡前,要進行詳細的屈光檢查,對青少年近視者,屈光檢查要在睫狀肌麻痹下進行,12歲以下者*好用1%阿托品,12歲以上用2%阿托品或快散瞳劑進行散瞳驗光,以除外假性近視的干擾;配鏡的原則為選擇能矯正至*好視力的*低度數(shù)鏡片,同時應注意瞳距準確。
(2)配戴角膜接觸鏡:角膜接觸鏡的優(yōu)點是對成像放大率影響較小.視野較大,不影響外觀。透氣性好的硬性角膜接觸鏡對青少年近視的發(fā)展有一定的阻止作用。置于角膜前,所用屈光度比框架眼鏡低。但存在個別人配戴不適,有角膜、結膜刺激征、過敏性結膜炎、眼干燥等表現(xiàn)。配戴時應注意清潔及衛(wèi)生;避免劃傷角膜造成感染。
(3)角膜塑形術治療鏡:應用非球面逆轉技術而特殊設汁的透氧性角膜接觸鏡,通過壓迫角膜中央視區(qū),使角膜中央區(qū)率變小,從而使角膜屈光力降低,起到矯正近視的作用,并可在摘鏡后的一段時期內保持這一作用,但無防止近視發(fā)展的作用。一旦停戴,迅即回退。如使用不當,可發(fā)生嚴重并發(fā)癥,因此,使用時應嚴格掌握適應證和使用規(guī)則。
目前建議適用的篩選原則有:①近視屈光度≤-3.00D;②近視散光≤1.50D,且為順歸性散光;③角膜屈折力為43.0—45.0D;③矯正視力>0.8;⑤年齡≥7歲的合作者;⑥已配戴接觸鏡者,需停戴2個月以上;⑦無眼部疾患并角膜正常。
4、針刺治療
(1)體針:選穴承泣、翳明;四白、肩中俞;頭維、球后;睛明、光明,以上四組穴位,每日針刺一組,輪換使用。
(2)耳針:取防近(位于內分泌與皮質下交叉處)、肝、腎為主穴;眼、目1、目2、枕為配穴,每次選3~4穴.用王不留行壓穴,膠布固定,保留10d,每日按壓數(shù)次。休息2d后再更換一組穴位。
中醫(yī)認為本病多由視瞻過度傷睛或先天遺傳而來,臨床常分二型論治.證屬心陽衰弱者,治宜補心益氣,安神定志,方選定志丸加減,藥用黨參、遠志、茯苓、石菖蒲、木瓜、白術、丹參等;證屬肝。腎虧虛者,治宜滋補肝腎明目,方宗杞菊地黃丸加減,藥用枸杞、菊花、熟地、山茱萸、懷山藥、茯苓、菟絲子、決明子等。
文章來源:
1.凡本網注明“來源:1168醫(yī)藥招商網”的所有作品,均為廣州金孚互聯(lián)網科技有限公司-1168醫(yī)藥招商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1168醫(yī)藥招商網http://wealthfootsteps.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1168醫(yī)藥招商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
3.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聯(lián)系郵箱:2817276005@qq.com。